赵胜杰:老百姓的笑脸是放不下的牵挂

发布时间:2020-11-19  浏览:1773次  

赵胜杰:老百姓的笑脸是放不下的牵挂

(河南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王思奇 文/图)


    "今儿周五,不走吗?"

    "不走了,还得在村里处理些事情。"

    河南省辉县市吴村镇柳湾村村委会的门口,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室主任、现任柳湾村驻村第一书记赵胜杰和路过的村民熟络地打着招呼。

    从最初面对村民们的质疑到渐渐熟络,再到变成村子里的"一份子",赵胜杰这条驻村之路走的并不容易。

    2017年5月赵胜杰开始了自己的驻村生活,短短3年多的时间,他紧扣驻村工作四项职责,加大科技成果转换,协调落实帮扶项目资金2000余万元,使柳湾村从当初的贫困村变成了现今乡村旅游初具雏形的"美丽文明富裕"的小康村。

201

赵胜杰在和村支两委干部铺设道边石

一腔热血扶贫志

    "想当初我是怀着满腔热血报的名。一报,还真选上了!"

    2017年,为了落实高校定点帮扶政策、加强驻村工作力量,河南师范大学面向全校进行驻村人员的选拔。这则简短的消息让赵胜杰心底埋藏已久的种子——"为农村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迅速萌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填写了报名表,结果真的被选上了。

    2017年5月,初到柳湾村,眼前的景象却让赵胜杰打了退堂鼓。提起来到这的第一印象,他开玩笑说:"到了以后,上了个厕所就后悔了。"已经习惯城市生活的他,对于真正的农村生活印象似乎有些模糊。厕所里成群的苍蝇、整个村子吃水只能依靠两口水井,让他觉得眼前的工作或许没有自己当初想得那么容易。

    "不过半年到一年还是能坚持的,决不能半途而废。"赵胜杰这样为自己打气。来的时候靠着热血和冲动,但留下需要更多的担当和责任。

从脱贫到小康

    "刚来的时候首先是配合第一书记的工作。那时的柳湾村是一个省级贫困村,村里总共有200多户,贫困户81户,我们做了很多关于建档立卡、精准识别等信息整理的工作。"计算机专业出身的赵胜杰利用自己的专长建立数据库,对每个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健康、教育、工作状况等进行了清楚的记录,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也将精准扶贫落到了实处。

    "曾经,由于村子里水井数量不足,玉米等作物几乎绝收,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赵胜杰表示,"后来我们迅速进行协调,到现在村子里已经打了17眼井,基本解决灌溉问题。解决此问题后第一年小麦亩产达到一千二百斤,玉米达到一千三四百斤。"

    2018年,柳湾村实现脱贫,退出贫困村,进入巩固阶段。

    "小康村,小康村,我个人理解就是基础设施的变化。"赵胜杰说道,"虽然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的改善,表面看不出来有多大变化,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村民们的生活环境好了,他们开心,我的工作也就有了意义。"

202

赵胜杰带领 村支两委和村内研究乡 村振兴方案,美化村内环境

成立专业合作社,进行金银花种苗培育

    改变村庄贫穷落后的状态,首先要改变人们的观念。

    为了响应国家政策,赵胜杰与相关扶贫工作人员鼓励村民们成立了两个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推广高效种植技术以及经济作物种植,促进农户增产增收。

    原来的柳湾村采取传统的小麦、玉米种植结构,村民们忙碌一年,除去人工费一亩地最多才能收入1500元左右。当时的河南师范大学正在培育金银花新品种,可以提供技术支持;而柳湾村紧挨山区,与山区的土地结构相近,适宜种植金银花,于是赵胜杰萌生了让合作社种植金银花的想法。他想用新的理念、科技的力量改变村民们事倍功半的状况。

    但是,这样的想法遭到了村民们的拒绝。传统的方法虽然收益低,但对他们来说是熟悉的。新的方法成效如何,会不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村民们心中充满了困惑。

    "农村的问题,只能一点一点去渗透。"村民们的反应在赵胜杰预料之中,他并没有就这样放弃。而是带村民们去外地参观一些成功的案例,又为他们寻找合作公司签订协议进行回收、小规模试种。面对传统金银花期短,一开花就没有药性、没人要的问题,赵胜杰又与专家进行联系,为村民们提供种植技术指导。新的品种采摘期可以延长到30天左右,为大面积种植、用工等问题的解决创造了空间。

    在赵胜杰的诸多努力下,其中一个成员较为年轻的合作社同意进行尝试。如今合作社通过金银花育苗、售卖,2019年一亩地收入可以达到将近2万元。村民们在获得可观收益之后尝试将大苗养大,进行扦插、培育新苗、开发能够开紫色花朵的新品种,使其同时具有药用和观赏价值,大大提高了收入,尝到了科技为自己的生活带来的"甜"。

203

赵胜杰和村内自主创业贫困户进行种植技术交流

建设175KW农光互补日光温室7座,搭建智慧农业系统

    曾经的村民们这样调侃"要想穷,盖大棚;要想穷得快,大棚种青菜。",而如今赵胜杰以科技为底气,打消了村民们调侃背后的层层顾虑。借助河南师范大学的省光伏重点实验室,赵胜杰与相关专家规划设计了"农光互补日光温室"的项目。

    赵胜杰将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智慧农业系统的采集端移到柳湾村,对当地的气象条件、土壤成分等情况进行采集,并将形成的大数据交给相关专家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种植计划,指导创业贫困户经营大棚。当前,经指导的贫困户不仅成功脱贫,还成立了种植合作社,带动其他村民实现增收。

    在疫情期间,面对大棚蔬菜滞销,而城市居民得不到充足蔬菜供应的情况,

    赵胜杰积极与多方进行联系。随后,辉县市宣传部、扶贫办发布倡议,并以赵胜杰为代言人录制宣传片,在2天卖出约3万斤蔬菜。

    通过建设7座175KW农光互补日光温室,进行科学种植,柳湾村实现了村集体年均发电收益20余万元,无公害蔬菜种植年均收益10万余元。

带领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爱购柳湾"网上商城

    "村民们做的都是好东西,但就是缺少渠道。"柳湾村有石磨香油、松花鸭蛋等多项传统工艺,但是销售困难,于是赵胜杰尝试通过电商的渠道将它们带出村子,这便是"爱购柳湾"电商平台的萌芽。

    赵胜杰表示,从开始的扶贫展销会——摆地摊,到后来在学校老师间建群进行销售,实现从生产到老师餐桌的直接转化;再到建立电商平台,由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进行平台搭建、运营,村子里专门人员进行包装、发货,"电商助农"之路逐步迈上正轨。平台年均销售贫困村农产品25万元,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参与项目的学生们也表示"通过参与到国家脱贫攻坚的战略当中,感受到了满满的成就感。"

204

赵胜杰带正在进行小麦飞防作业

组建柳湾村植保无人机飞防队

    为了增加村集体收入,赵胜杰从计算机相关领域入手,通过协调相关经费,为柳湾村购置4架植保无人机。

    原本村民们用人工和传统机械施药工具进行农药喷洒,这样做一天下来没几亩地,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作业效率低。赵胜杰表示,"科技越发达,操作起来越简单,但是他们不敢想这样的事情。现在一架飞机一天可以做一千亩。算上村民们学习的时间,20余天,收益达到6万元左右。"

    如今,植保无人机的项目年均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元,培训农民飞手10余人。"下一步,我们计划请航空公司进行进一步的培训,让飞手们考证,实现更加规范化作业。"赵胜杰希望能够用现代科技提升劳动力价值,塑造新型的职业农民。

百姓幸福就是我工作的意义

    "我来的时候小孩正在上幼儿园,现在已经三年级。"来到村子便生出悔意的赵胜杰没想到,就这么半年、半年地做着,如今已经将近四年时间,初始不适应农村环境的他现在反倒不适应城市的嘈杂。

    当初因为情怀与理想选择留下,但实际工作进行时需要面对更加沉重的担子,平常驻村周末抓学院工作的"5+2"工作安排,学术研究、陪伴家人的时间急剧缩短……

    但赵胜杰表示"责任是第一位的,组织委派我到这里来,这就是我的本职工作。无论面对多少困难,也得快速调整自己,再难也得走下去……现在,看到村子里许多的变化,村民们从4年前的质疑到现在的亲切问候,这些成绩比之前写论文有成就感。"

    "看着老百姓每天都是乐呵呵的,这不正是我们来这里驻村的初衷吗?"从原来的省级贫困村到现在基础设施完善,中药材种植、农光互补日光温室、植保无人机飞防队、旅游服务等多个项目快速发展的美丽乡村,这幅景好人好的图卷成了赵胜杰心中最美的愿景。

相关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