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王肃烈士的最后三件事

发布时间:2021-02-18  浏览:1138次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在撰写《黑河红色基因传承》一书时,我为黑河革命和建设时期英雄人物的革命精神与意志品格深深感动,其中王肃烈士去世前的最后三件事,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

  1945年11月,王肃从晋察冀边区到黑龙江黑河,1946年6月牺牲,年仅32岁。他是黑河第一任地委书记、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牺牲在黑河的职务最高的党的干部。

  最后一句话——“任务紧急,回去再说吧”

  1945年11月,王肃一行四人受黑龙江省委指派到黑河开展建党建军建政工作。当时的黑河,地方敌伪势力雄厚,斗争异常尖锐复杂。同行的战友很担心:“你只带这几个人去黑河,可就成光杆司令了。”王肃坚定地说:“一不要担心,二不要怕,因为我们战斗在人民群众中间,永远成不了光杆司令。”

  1946年6月12日,王肃和战友从省委开完会,返回黑河途中遭遇土匪袭击。王肃率警卫班英勇战斗,身负重伤,后撤到一间民房继续还击。土匪知道屋里有个“大官”,多次喊话劝他投降,得到的回应却是一颗颗呼啸的子弹。土匪后放火烧房,王肃被浓烟呛得咳嗽流泪,一边警惕地注视着敌人,一边在烟火中焚烧文件。子弹打光了,文件也烧完了,王肃冲出屋与敌拼死一战,不幸中弹倒在血泊之中。

  王肃的战友岳林回忆:王肃到西岗子时,我和他通电话,告诉他山路情况不明,让他取道瑷珲顺江返回。由于当时敌我形势复杂,为了保密起见,他没说路上遭遇的那些危险,只说了一句话:“工作任务紧急,回去再说吧。”

  这句话,竟是他留给战友们的最后声音。

  最后一顿饭——剩菜汤煮面条

  王肃出生在典型的贫苦农民家庭,严格的家庭教育让他从小养成了严于律己、节俭朴素的品格。1943年,为响应毛泽东关于粉碎日军封锁和“蚕食”的指示,王肃率先垂范,带领二团指战员投入到开荒、种田、纺织等生产活动中,当年每人生产粮食50斤、蔬菜100斤,帮助缓解了边区生活的压力。

  到黑河后,由于补给困难,大家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王肃患上了严重的胃病,时常疼得大汗淋漓。他把伤病员的伙食标准从每天8两粮提高到1斤半,每月菜金由8元增到10元,自己却和战士一样吃小米、高粱米、苞米面。他对大伙说:“咱们可都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就是吃这些长大的。现在的困难确实很多,但比抗日打小鬼子那时候好多了。”

  在牺牲前,他途经孙吴县时,正赶上省军区剿匪部队开饭。部队首长招呼他们一起吃饭。王肃怕饭不够吃,就把自己人拉到一边,以开会为名等部队吃完饭。之后,他们用剩下的菜汤煮了一点面条,吃完便匆匆赶路。

  最后一件衣服——面袋子改成的军装

  黑河的冬天,最冷可达零下40多度,寒风透骨。王肃想尽一切办法为战士们筹办棉衣、棉鞋,自己却硬穿着单鞋挺过了整个冬天。

  随王肃一起来黑河的警卫员何学东回忆道:“司令员原来有一件小皮袄,破得实在不能穿了,我们走到海伦时想扔掉不要了,后来听说还要往北走,他身上穿的只是从晋察冀带来的一套旧军装,没有其他衣服,没办法,我们只好把这件旧皮袄勉强补一补让他穿上。这件小皮袄一直穿到他牺牲。”

  王肃牺牲时,身上的军装被打烂了。在他的遗物中,除了一件旧军装和一条衬裤,再没有别的东西了。战友们不忍心让他穿着血衣入殓,只好用弹药染黄一条面袋子,给他做了一套军装。虽然古人说“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但看着与自己生死与共的同志这样一身装束入土,在场的干部群众无不痛哭。

  这身装束,是共产党人王肃留在黑河这片热土上的永恒形象。(唐文波)


相关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