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古树新花

发布时间:2021-04-26  浏览:1280次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春雨刷刷地下着。透过淌着雨水的玻璃,看见秦岭西部太白山的远峰,渭河上游的平原,百里烟波,都笼罩在白茫茫的春雨中。

  这是柳青《创业史》对我们这里的一段描述。淅淅沥沥的春雨,年复一年地洒落在这片大地上,从春生、夏长、秋收到冬藏,哺育着祖祖辈辈。望着这贵如油的春雨,我不由得出神。

  恍惚间,耳畔响起阿宫腔《红梢林》的唱腔。幼时,祖辈父辈听戏,听的就是阿宫腔。

  提起阿宫腔,可是大有来头。据说,两千多年前,项羽攻入咸阳,火烧阿房宫。宫人们逃出阿房宫,流落民间。他们随之把阿房宫里清雅俊丽、委婉细腻的表演带到民间,由此慢慢形成新的曲调,也就是阿宫腔。这个说法,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但是阿宫腔真真切切地流在这一方水土之中,淌在我们的血脉里。

  听老人们讲,1940年前后,由于时局动荡、灾荒连年,阿宫腔戏班相继解散。新中国成立后,富平县政府组织抢救阿宫腔剧种,1958年成立富平县阿宫腔剧团,1961年又赴北京汇报演出,并在西北各省及内蒙古、山西、山东等地巡回演出,受到热烈欢迎,被誉为“老树逢春开新花”。

  小时候经常在耳边萦绕的唱腔,随着工作越来越忙,似乎有些疏远。由富平县阿宫腔剧团创排的阿宫腔红色现代戏《红梢林》,将我的回忆和思绪,由远拉近。

  或许,在文化的长河中,本没有古今远近之分。

  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中,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一个华彩的篇章。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北地区创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这一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西北革命的火种,为建立西北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条件,因此当时广泛流传“南有瑞金,北有照金”。

  《红梢林》就是以照金革命根据地历史为背景,描写了中医方云霞与丈夫赵成金以祖传的万和中药铺为掩护,建立地下联络站,积极投身革命的故事。为掩护、救助被困山野梢林的红军伤员,他们一家人前赴后继、英勇献身,用鲜血染红了梢林,点燃了革命的熊熊烈火。

  这出戏,巧妙地融合了阿宫腔的欢音与苦音——欢音表达明朗、轻快的情绪,苦音表达凄楚、愤慨的情感。浓郁的氛围,让故事在人物的表演中呈现出凄美的悲剧情怀,奏响了浪漫而高亢的英雄悲歌。剧中,方云霞与敌人斗智斗勇的神态意气,称得上是出神入化,令人荡气回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方热土孕育了这样的艺术。“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当年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已经不复存在,但是记载着英雄的颂歌却这样一辈一辈在黄土地上传唱。古为今用,化古为今,我们的文化也正是这样一年一年在流淌。 (张毅 作者单位:陕西省富平县纪委监委)

 


相关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