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科技工作者”程相文:玉米种子就是我的生命

发布时间:2020-12-28  浏览:5069次  

当河南省鹤壁市农业科学院名誉院长、研究员程相文得知自己荣获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时,他正站在海南的试验田里:“听到消息后激动了好几天,十分感谢国家对育种事业的支持;这个荣誉不是我个人的,是属于大家的。”

现年84岁的程相文从事玉米新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57载,谱写了育种事业的传奇。“我要在有生之年为玉米育种鞠躬尽瘁,甘愿为民族事业献出毕生精力”,程相文如是说。

程相文在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现场

把人民的需求当作自己的理想

“我对玉米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我的愿望就是为农民培育出更多更好的种子”,程相文说。

时间回溯到1963年7月,他从河南省中牟农业专科学校毕业,来到浚县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研究工作。此时的粮食产量很低,每顿都能填饱肚子成了人们的奢望。

一次,程相文在钜桥镇邢庄村了解玉米生长情况时,一位大娘眼中含着泪花说:“你来了!你是大学生,能不能想个啥法子,一亩地多打几十斤?能叫窝窝头管吃饱,娃娃们也不会挨饿受罪了。”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民有着深厚感情的程相文一辈子也忘不掉这个场景。“党和人民需要什么,我就干好什么。”就这样,一个信念从此扎根在心,他开始奔走在永无止境的高产玉米品种培育道路上。

程相文坚信,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他先后选育出39个玉米新品种,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的达14个。

其中,“浚单18”“浚单20”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国家重点示范推广玉米新品种和全国玉米优势产区主推品种。 “浚单20”突破了高产、优质、抗逆有效结合的技术瓶颈,多次创造15亩、百亩和万亩连片夏玉米同面积高产纪录,种植面积一度达到全国第二,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如今,“浚单”系列玉米品种已推广到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内蒙古等十多个省区,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加社会经济效益270多亿元。

扎根一线 矢志不渝

玉米授粉期恰逢盛夏三伏天,花粉存活时长仅6个小时,授粉正赶上一天中最闷热的时段,地里温度高达37℃以上,而且授粉者不能站立,不能蹲着或坐着,只能弯着腰进行。

程相文常常连续给玉米授粉七八个小时,有时腰弯得都直不起来了,皮肤也被玉米叶划出一道道血口子,花粉落到脸上、脖颈、身上,汗水一浸,又疼又痒。然而,对事业执著的追求,让他甘于吃苦、敢于拼搏,直到今天依然坚持下地。


查看新品种长势

在北方,一年只能种一季玉米。如果拿到海南岛,播种育种时间比在北方提前一年,这样农民年年都可以种上新繁育的玉米良种。于是,程相文主动请缨到海南岛加代繁育玉米种子。从此,他有55个春节都是在海南的试验田里度过的。

程相文还记得1964年冬天第一次踏上海南岛的情景。他先从郑州坐火车到湖北汉口,再到广西黎塘,坐汽车从黎塘到广东湛江,再到海安,然后坐船至三亚,从三亚到崖城镇一个叫藜子沟的小山村。汽车、火车、渡船、徒步,一个单程下来足足走了15天。

育种半个世纪,他不停地如此往返,走过的路程绕地球7圈还多。而育种时,他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烙上几张油饼,带着赶往8里路之外的育种基地。到了中午,油饼、白开水就是午餐。为了节省开支,他专门买了一台缝纫机,自己缝制玉米授粉用的袋子。

程相文说:“玉米就是我的生命,一天也不离玉米。”

为了大地的丰收

程相文不是农民,却种了半个世纪的庄稼;家住北方,却在每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向南方迁徙。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到玉米育种事业上,用一生的追求解读了一名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拼搏的足迹。

年过八旬仍坚持下田

“育种是一件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不能只听汇报、只看数据。只有亲历亲为,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做好育种事业。”他说。

程相文把当初一名技术员、半间房的浚县农科所,发展到现在资产上千万、拥有近百人科研团队的市级农业科学院,形成了“育、繁、销”一体化的大格局。而他通过新品种研发应得的数百万元奖金,却全部用在了科研开发和农科院建设上。

从满头青丝到鬓发染霜,如今年过八旬的程相文仍坚持和大家一起套袋、采粉、授粉、记录。为了大地的丰收,再苦再累也无惧。“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烧炭的,一问才知道是农科院的”——这就是他们。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粮食安全造成负面影响。粮食安全事关国家战略安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程相文胸怀祖国和农民,勇攀玉米育种事业的高峰,淡泊名利、潜心研究,为守卫粮食安全奉献一生。程相文说,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应传承科学家精神和事业的“接力棒”,担负起历史责任。

“我把最美科技工作者的荣誉当成一种动力、一个起点,我还想继续为‘三农’事业作贡献。”程相文深情地说。

中国科协信息中心、科技传播中心供稿

相关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