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上空最亮的星!他们是2019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当战机从天安门上空掠过,中国空空导弹研究员副院长兼总设计师刘代军眼睛湿润,他知道战机下面挂载的导弹凝聚着他们无数的心血;“我在黄色的土地上耕耘,让蔚蓝色的天空为它受孕,结出绿色的希望之果”,河南科技学院教授、著名小麦专家茹振钢语言如诗……11月20日晚,2019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在郑州举行,中原上空升起10颗最亮的星!
与刘代军、茹振钢一起同获殊荣的,还有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研究员王静,泌阳县夏南牛研究推广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祁兴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陈俊武,中国工程院院士、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原院长兼总工程师李俊贤,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陈培莉,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张新友,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胡建军,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胡新朋。
作为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的一部分,本次发布仪式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省科技厅等联合主办,河南广播电视台承办。河南省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曹奎表示,发布仪式集中展示了河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群体的感人事迹,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出尊重知识、崇尚创新浓厚氛围,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抢占先机、迎难而上,勇当科技创新排头兵,争做新时代出彩河南人。
河南省科协副主席谈朗玉介绍,按照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安排,河南省评选出祁兴磊等10名同志为2019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同时作为河南人选向2019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活动办公室推荐。8月10日,祁兴磊入选2019年全国10位“最美科技工作者”,这是继王杜娟入选2018年全国首届10位“最美科技工作者”以来,河南科技工作者再次获此殊荣。
附:致敬“最美科技工作者”!看看他们的“最美瞬间”
一、王静 党的十九大代表,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研究员
怀揣碧水蓝天的环保梦想,坚守科研一线十余载,努力用科技创新推动美丽中国梦的实现,在新材料和水质净化、空气净化等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她所在的团队先后获得“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工人先锋号”等称号。她本人也先后获得省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10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研制成功10余种高性能吸附材料和抗菌材料。
二、刘代军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副院长兼总设计师、首席技术官
凭着满腔热血和航空梦想,拒绝高薪诱惑,献身国防。他舍小家为大家,长期坚守在试验场驻地,其中的辛酸艰难也很少向人提起。在空空导弹领域,无论是从事技术研究,还是预研和型号管理工作,他总是想方设法破解难题,尤其是在探索空空导弹派生产业发展过程中,他一人扛起三个型号副总师的重任,凭借着过硬的组织领导、技术创新能力,带领团队啃下了一块块“硬骨头”,用行动实现航空报国志向。
三、祁兴磊(左三)泌阳县夏南牛研究推广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河南省夏南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带领科研团队潜心钻研,历时21年,主持育成了中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品种——夏南牛, 填补了我国肉牛育种的空白,开创了中国培育自己肉牛品种的先河,被誉为“夏南牛之父”。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把现资产总额7000余万元的河南省夏南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泌阳县夏南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无偿捐献给泌阳县人民政府。他先后当选感动中原年度十大人物、2019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获得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四、陈俊武(前排右二)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炼油工程技术专家、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煤化工技术专家
在催化裂化领域开发了一系列反应—再生工程技术,为中国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的进步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在炼油工艺的理论领域首先提出了用元素平衡(尤其是氢元素)进行催化裂化物料平衡的理论和设计方法,指导了不同炼油工艺过程石油基团转化规律的研究。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参加工作至今,陈俊武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祖国奉献了整整70年,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不负此生的担当精神,体现了一名科技工作者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家国情怀。
五、李俊贤 中国工程院院士,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原院长兼总工程师,我国火箭推进剂创始人之一,聚氨酯工业奠基者之一
默默投身科研近70载,开创了国内聚氨酯产业,为研制火箭和鱼雷推进剂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一辈子勤俭节约,却捐赠毕生积蓄300万元设立博士创新基金和困难帮扶基金。他坚持爱党爱国,实践科技报国理想,用毕生努力实现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统一。中央主流媒体多次对李俊贤先进事迹进行了集中报道,被誉为“国家腾飞的推进剂”“国家精神的造就者”。
六、陈培莉(左二)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始终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从医理念,无私奉献。在甲流、SARS流行期间初发病例传播途径不明、治疗方案不确定的情况下,靠着对患者病情的严密观察,靠着长期重症患者救治的直觉和经验,靠着身负重担义无反顾的精神,圆满完成了党和政府交给的光荣任务。担任重症监护室主任十年来,她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领科室人员积极钻研、学习新业务新技术,掌握了包括人工膜肺氧合、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液净化等重症顶级治疗手段,培养出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重症从业人员,并将重症医学救治的理念和实践操作技能普及到全市各家医院,提高了商丘市危重症救治的整体水平。
七、张新友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
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花生遗传育种研究工作,相继培育出“豫花”“远杂”系列早熟、优质、高产花生新品种40多个,累计推广1.3亿亩,增加社会经济效益120多亿元;创建了以幼胚离体培养、染色体倍性操作和杂种分子细胞鉴定为核心的花生远缘杂交育种技术体系,成功破解了制约野生花生利用的技术难题。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获得发明专利13项、植物新品种权10项;在国内外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花生遗传育种方面的学术论文110余篇,为推动我国花生育种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八、胡建军(左三)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河南省特聘教授
心无旁骛干工作,以潜心科研为乐趣,靠着肯吃苦、善钻研的劲头,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国家博士点基金等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带领团队首次提出生物制氢的光谱耦合、热效应等理论,开发了载氧体气化蒸汽重整等一系列新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扎根基层搞科普,以服务民众为己任,大力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设计和监理河南省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示范工程32个,解决了近3万农民生活用气问题。他教书育人作师表,以立德树人为使命,坚守三尺讲台,传授科技知识,培育科技人才,用言传身教为学生点燃信仰的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
九、茹振钢 党的十九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原学者,河南科技学院教授
四十载辛勤耕耘,一直致力于小麦育种科研与教学工作,在小麦育种理论研究和品种创新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带领科研团队培育并推广了百农62、百农64、百农160、矮抗58等一系列小麦新品种,特别是矮抗58小麦新品种,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截至目前累计种植面积3亿多亩,增产效益达300多亿元,被农民朋友们亲切的誉为“粮财神”!
十、胡新朋(左二)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20多年来一直践行着工程报国的信念,奋战在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第一线,展现着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赤子情怀。他带领技术团队攻克江底裂隙发育、海底孤石处理、特长水下高风险隧道盾构施工及对接技术、海底常压换刀技术等世界级难题,为业界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在郑万高铁建设中,他带领团队改进施工工艺工法,创新性地利用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等全智能式机械化配套技术,把新奥法施工技术,升级为国内自主首创的智能建造技术。他带领团队先后承担科研项目4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1项,省部级工法27项、专利86项,科技成果转化达15亿元,新增产值46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 新乡市科协召开六届六次全委会议 ——市领导祁文华、李瑞霞、郭书佩出席会议 2024-04-03
- 凝心聚力创佳绩 踔厉奋发谱新篇 2024-02-05
- 市科协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全省科协工作会议、省科协九届八次常委会议 2023-08-23
- 新乡市科协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 “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 2023-07-27
- 2023年新乡“最美科技工作者” 发布仪式举行 2023-05-31
- 市领导走访慰问科技工作者 2023-05-31
- 致全市科技工作者的一封信 2023-05-31
- 关于2023年新乡“最美科技工作者”和“优秀科技工作者”遴选结果的公示 2023-05-15
- 新乡市科协召开六届五次全委会议 2023-04-14
- 关于开展2023年新乡“最美科技工作者” 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 2023-04-07
豫公网安备 41070202000552号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