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最美科技工作者 勇做新时代最亮的星
——2020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事迹展示
致读者
胸怀祖国,他们不畏艰难;敢为人先,他们开拓创新;团结协作,他们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他们无私奉献。他们是“最美科技工作者”,是新时代最亮的星。
12月17日,我省正式发布2020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集中展示我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群体的感人事迹,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科技创新排头兵,勇做新时代追梦人。
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是加强科技工作者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工作的实际举措。按照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安排,省科协会同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军民融合办、省科技厅,评选出10名2020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和1个2020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团队予以发布,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断从先进身上汲取精神营养,肩负起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历史重任,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为宣传2020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事迹,本报刊发一组通讯,向广大读者展现我省科技工作者的先进典型风采,激励全省科技工作者学习最美、争当最美,以累累硕果践行初心使命,勇做新时代最亮的星。
吴养洁:为祖国发展贡献所有力量
□尹江勇 刘晓波
这是郑州大学老校区内的一道风景:从教60余年,一位面容清隽和善的老人,总是骑着一辆旧自行车,穿行在校园内的法桐绿荫下。
这是河南高校教研领域的一座高峰:他一手打造出了响当当的郑州大学化学学科,先后培养出了博士生、硕士生100多名,为祖国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化学领域的领军人才。
他是郑州大学教授吴养洁,河南省培养的第一位“本土”科学院院士。
6岁父亲去世,在山东烟台恤养院长大……生活的挫折和时代的磨难,让吴养洁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坚韧品格,也形成他坚定的人生信念:“没有党和人民的关爱,我一个苦孩子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我要为祖国发展贡献所有力量,为科学事业奋斗终生。”
1947年,吴养洁考入复旦大学化学系,1954年被选派到苏联莫斯科大学化学系进修学习。留学期间,他总是在实验室待到最晚,直到晚上11点钟管理员来关电闸。“他所有时间都在工作,几乎是从早到晚都在实验室里,这种精神只能叫作无私的奉献。同时,他对自己的实验认真态度令人难以置信。”在吴养洁的毕业答辩记录中,导师O.A.莱乌托夫教授给出热情洋溢的评价,“……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最好的一面,我认为在他的祖国他一定会获得成功。”
1958年,吴养洁在莫斯科大学获得有机化学副博士学位后回国。当时郑州大学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需在全国高校抽调专家教授进行援建。“来了之后才发现,一切都要从头做起。”面对出乎意料的困难,吴养洁没有退缩,“这里就是祖国需要我的地方。”
缺乏教学设备,吴养洁就想方设法购置和自做;筹建新化学实验楼缺乏建设经验,他就边干边学,结合实际画出草图供建筑施工参考……从主持新化学实验楼平面及内部设备设计,再到组建放射化学实验室与放化专业,吴养洁为郑州大学化学学科的建设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在他的带领下,郑大的化学学科建设不断实现新跨越:郑州大学有机化学专业1993年获批设立博士点,1995年获批设立博士后流动站,1996年吴养洁主持建立了河南省高等学校应用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1996年郑州大学有机化学专业被批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2003年建立了河南省化学生物与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室。
在科研之路上,吴养洁也带领团队连连摘取硕果:1978年,他作为“萘氯化-水解法制甲萘酚”项目的负责人出席全国科学大会,获得“在全国科技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在物理有机、金属有机与大环化学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和创新性的重要研究成果,丰富了近代化学键理论;80岁时创立“崔-吴偶联反应”,他和崔秀灵教授及其研究生首次引入内置氧化剂的概念,成果发表在化学顶尖杂志《J.Am.Chem.Soc.》上……
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吴养洁的学识和品格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2003年,吴养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省委省政府为他庆功祝贺,这在全省也是首次。
在科教战线耕耘六十多载,吴养洁在学生们眼中既是“严师”,又是“慈父”。“吴老师常告诫我们一句话:业精于勤,事成于专。”崔秀灵教授说,老师的言传身教,已成为化学系师生们遵循的治学态度,在学业上认真,在研究上执着。
92岁的吴养洁,现在依然每天坚持到办公室工作,到实验室指导研究生。他说:“我比很多人更理解‘国家’这两个字的分量,学习工作的每一分钟,都值得珍惜。”
程相文:今生情系一颗种子
□刘晓波 尹江勇
他不是农民,却“种”了半个世纪的庄稼。
他从事玉米新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57年,55个春节是在海南岛试验田度过的。
他育种半个世纪,往返鹤壁与海南的路程绕地球7圈还多。
他就是鹤壁市农业科学院名誉院长、84岁高龄的程相文研究员。
想和程老见一面并不容易,他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海南的试验田里。12月14日,笔者见缝插针“堵”住了程老,他正收拾行囊,准备赶赴那片守护一生的试验“阵地”。
“玉米种子就是我的生命。”说起这话时,满头华发、精神矍铄的程相文眼中饱含深情。
时间回溯到1963年。程相文从河南省中牟农校毕业,义无反顾地来到浚县,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研究工作。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粮食产量低,每顿能吃上两个净黄面窝窝头填饱肚子,都成为老百姓的奢望。一次,程相文在浚县钜桥镇邢庄村了解玉米生长情况,一位大娘在地头找到他:“你是专门侍候庄稼地的,能不能想个啥法子,一亩地多打几十斤?能叫窝窝头管吃饱,娃娃们也不会挨饿受罪了。”
“党和人民需要什么,我就干好什么,一定让乡亲们都能吃上饱饭!”从那时起,程相文就和玉米育种结下了缘分。
玉米是单交种,只有一代的杂交优势,用二代的种子,亩产就减产30%左右,为了让农民年年都可以种上新繁育的玉米良种,程相文主动请缨到海南岛“加代”繁育玉米种子。
现在从郑州到海南只需要4个小时的航程,但在那时候交通极其不便,程相文去海南要乘坐火车、汽车、轮渡,一个单程下来要走12天。
比起育种的辛苦,旅途的劳累根本不算什么。在海南,玉米授粉期正值春节前后,程相文在海南岛试验田里度过了55个春节。在北方,玉米授粉期恰逢盛夏三伏天,花粉存活时间仅6个小时,授粉时必须赶在上午9时至下午3时之间进行,这个时段玉米地里温度高达37℃以上,而且不能站立,不能蹲着或坐着,只能弯着腰进行。程相文连续给玉米授粉六七个小时,“腰弯得都直不起来了,脸上、脖子上、手上被玉米叶子划出一道道血口子,花粉抖落上面,汗水一浸,又疼又痒。”程相文指了指手上的口子,这都是长年累月钻玉米地攒下来的。
育种50多年来,凭着对工作孜孜不倦的热情,程相文先后选育出39个玉米新品种,“玉米单交种浚单20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程相文繁育和推广的几十个良种,为社会创造的财富数以亿计,但他自己和家庭仍过着粗茶淡饭的日子。
程相文对自己很吝啬,珍惜每一分钱。在海南陵水县育种的时候,他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烙上几张油饼,然后赶往八里之外的育种基地。到了中午,油饼加白开水就是午餐。为了节省开支,他专门买了一台缝纫机,自己缝制玉米授粉用的袋子,别人丢弃的香烟盒和旧信封,他捡回来做成了试验田里用的标牌。
程相文又出奇的大方。2004年,他获得鹤壁市政府科技突出贡献奖后,把5万元奖金全部拿了出来,为每个职工宿舍买了一台电视机,给新来的职工购置做饭用的炊具。程相文还将自己新品种研发累计获得的数百万元奖金,全部用在了科研开发和农科院建设上。
“我就喜欢待在玉米地里,一天不去心里就难受。”程老衣着朴素,谈吐温润如玉,却干出了一番伟业。老人今天仍然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的坚守在育种第一线,只因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为人民培育出更多更好的种子。
张金良:用科技守护黄河安澜
□刘晓波 尹江勇
“一碗黄河水,半碗黄泥沙。”黄河难治,难在水沙关系不协调。
历史上,黄河洪涝灾害频发,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给沿岸百姓带来深重灾难。如何把黄河变成沿岸百姓的“幸福河”,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金良与黄河泥沙“较劲”了35年。
12月14日,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张金良办公室里张贴的黄河流域水工程示意图吸引了笔者的注意。示意图上,“几”字形的黄河流遍了大半个中国。龙羊峡、刘家峡、黑山峡、碛口、古贤、三门峡和小浪底7个骨干工程和东庄、陆浑、故县和河口村4座支流水库连同黄河下游的河道,共同组成了黄河水沙调控体系。
“看到这些工程,就倍感亲切。”小浪底水库建成时,张金良曾担任黄河调水调沙技术方案、调度负责人,直接参与了调水调沙原型试验方案制定、指挥调度和评估等全程工作。他带领团队创建了小浪底水库滩槽同步抬升运用和拦沙库容用于中小洪水防洪的多元化利用技术,2002年~2020年通过调水调沙和防洪运用,使下游滩区190万群众、976万亩次耕地免遭洪灾损失。
作为黄河水沙调控体系中的关键工程,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的进展备受瞩目。“建成后古贤水库拦沙库容将达到90亿。”张金良介绍,古贤水利枢纽工程预计2021年开工建设,2032年完工。工程建成后,对恢复和长期维持下游河道中水河槽行洪输沙功能,筑牢黄淮海平原生态安全屏障,修复保护下游河道和河口三角洲生态,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可解决两岸生产生活用水,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来也是可以的。”1952年,毛主席视察黄河时第一次提出了南水北调的伟大构想。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相继通水,西线工程也取得重大进展,未来将向黄河调水。
“为了西线工程早日通水,半个多世纪、4代人,足迹踏遍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西北内陆以及华北平原,数位同志永远长眠在高原上。”张金良哽咽地说,当年交通条件不好,高寒高海拔缺氧,一旦生病了很难送下来,数位同志因为肺气肿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骑马摔伤内脏、被藏獒咬伤等情况也时有发生。
“我今年两次带队查勘西线工程,中途要翻越海拔四五千米的大山,晚上成宿成宿睡不着觉,白天走路就像背了一袋面一样。”说起黄河勘探人的辛苦,张金良深有感触。
在国内大型水利工程“大显身手”的同时,张金良还带领团队积极“走出去”。
在几内亚共和国最大面值纸币20000几内亚法郎的背面,印着的是凯乐塔水电站实景效果图。这座几内亚标志性建筑、该国已建最大水电站就是由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充满了中国治河智慧。
现在,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在海外的工程遍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一个项目不仅是一个工程,更是一张向世界递出的中国名片,向全球展示中国工程和中国标准,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满头华发的“60后”张金良每天依然在为黄河泥沙的事操心忙碌着。大河安澜无恙,靠的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有家国情怀的治河人接棒前行!
李红霞:耐火材料科技进步的攀登者
□尹江勇 刘晓波
今天的中国钢铁工业,产业规模已达世界第一,正向高质量、高附加值目标挺进。在这背后,有巨大的发展需求支撑,更离不开中国科研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
在冶金领域中,耐火材料是一个关键环节。可以说没有它,连一吨钢也炼不出来。带领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勇攀科技进步高峰的领军人物,是一位优秀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她就是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耐院”)名誉院长、先进耐火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红霞。
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这些学术称号早早地伴随,使李红霞深深意识到自身的责任。1994年5月,李红霞到原冶金部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工作,从此,她将科研之根深植于洛阳大地,围绕冶金、煤化工等高温工业发展需要,取得多项技术与应用水平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成为我国耐火材料领域一株最耀眼的“牡丹花”。
“来到洛耐院后,接触耐火材料越多,就越喜欢这个专业。”李红霞笑着告诉笔者,这样一个小专业,却有着令人着迷的大功能。“简单地说,像钢铁、有色、石化等高温行业,都需要一口‘锅’才能工作。我们的研究目标,就是研发出优质的耐火材料,让这口‘锅’熬出的‘汤’品质更好,杂质更少,更绿色环保。”
说起来简单,一旦钻研进去,高温行业复杂的工作环境给耐火材料研发带来了数不尽的难题。26年来,李红霞长年深入一线倾心科研,打破了一个又一个阻碍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精炼、连铸等钢铁冶炼的重要流程,其安全高效运行需要透气元件、浸入式水口等关键耐火材料的支撑。但是,材料的抗热震性、抗侵蚀性和功能性等关键服役性能相互制约,此消彼长,成为材料服役行为改善和寿命提高的瓶颈。
为了早日攻克技术难关,李红霞全程工作在科研、生产一线。无论什么时间安排现场试验,她总要从烘烤、开浇到结束全程查看水口的状态,经过多次试验与改进,李红霞发明了冶金功能耐火材料关键服役性能协同提升技术,生产出系列新产品,在宝武、南钢等企业应用后,寿命提高30%以上,冶金功能显著增强,使我国高端耐火材料一举跃升至世界前列。李红霞也因此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河南省科学杰出贡献奖”。
多年来,这份“攻关”名单不断延长:研制低成本冶金炉用新型低成本纳米隔热材料,促进了冶金行业节能减排;攻克绿色冶金新技术炉衬长寿化集成技术,运行指标国际领先;突破现代煤气化新技术装置大型化和多煤种气化的耐火材料技术瓶颈,支撑了我国现代煤气化装置安全长周期经济运行……
一项项技术与应用水平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不仅构建了支撑钢铁、煤化工等高温工业安全高效运行的新型耐火材料技术体系,还累计创造产值37亿元,推动了我国耐火材料由跟踪到自主创新的跨越,为相关行业技术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更让李红霞欣慰的是团队的成长。现在,她手下已带出了三个团队。李红霞说:“事业要由一代一代人做,这些年轻人,就是未来中国耐火材料行业不断创新发展的希望。”
河南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
□尹江勇 刘晓波
这是一支英雄的队伍!这是一面战斗的旗帜!
当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时,他们在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司和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下,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凝心聚力、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最终奏响了凯歌,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
2月8日晚上10时30分,河南省卫健委接到国家卫健委通知,组建一支300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医疗队。2月9日上午10时,河南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队伍组建,14时30分在河南省卫健委宣誓出发,奔赴武汉。
“我们急危重症的医生,肯定要第一个冲上去。”嘱咐爱人好好照顾老父老母后,第五批援鄂医疗队医疗组组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凯就悄悄离开了家。
“我家都是学医的,父母叮嘱我一定要好好完成任务,安全回家。”26岁的省人民医院护师、护理二组感控组长李英豪踏上了征途。
当晚,队伍到达武汉,印象中的繁华武汉,变成了夜色下的万巷空城,空气仿佛都是窒息的,眼前的场景瞬间让全体队员的心绷了起来。
作为第五批援鄂医疗队队长,河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陈传亮的面色凝重:“临危受命,我们面对的是一场遭遇战。很多因素都不确定,信息不畅,资源短缺,而最让人揪心的是如何尽快整合好队伍,形成战斗力。”
河南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是我省支援湖北医疗队人数最多的一支队伍,300名医护人员来自全省49家医疗机构。最大的问题是,超过一半的队员来自基层医疗单位,缺乏高等级防护的救治经验,怎样才能把这么多人迅速攥成一只铁拳?
“我们必须拿下这场仗,没有任何退路!”陈传亮说,为了形成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医疗队成立临时党委,把支部建在一线阵地上,切实发挥122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利用短短的3天时间,对全体队员进行感控管理业务培训。
组织有力,措施到位,与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奉献精神融合后,让每位队员迸发出强烈的学习主动性。3天后,全员合格的考核成绩让医疗队领导坚定了信心:这一仗,我们能赢!
2月13日,医疗队整体接管武汉青山方舱医院后,开始收治病人,400张床位很快就满负荷运行。面对这一情况,医疗队早有心理准备和对策,分别成立了医疗组、护理组、感控组,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治疗。
100名医生在4位医疗组组长带领下进行专家会诊,会诊人次近百人。在护理组,200名护士制定24小时四班制,最大限度提高人员利用效率,为患者提供最及时的护理。感控组的同志每天严防死守紧盯每一个流程,确保每一位队员安全进舱出舱。
截至休舱,医疗队累计收治确诊新冠肺炎患者519人,治愈出院372人,重症转出至武汉第九医院147人,舱内检测咽拭子实验1386人次,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患者零死亡、治愈患者零复发、患者零投诉“四个零”,给武汉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当我们乘机返回郑州时,欢迎的人群给予了我们最高的礼遇。”A组医疗小组组长、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刘智达回想起凯旋时的情况,仍然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履行天职,报效祖国,当党和人民需要我们时,我们一定还会第一时间冲上去!”
张国俊:战“疫”诠释“医者仁心”
□刘晓波 尹江勇
“我申请去信阳,守好河南的南大门!”2月3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国俊临危请战,火线出征。
这一幕场景,与17年前何其相似。当时,“非典”肆虐,张国俊第一个报名冲进隔离病房,和其他医生一起筑起抗击病魔的钢铁城堡。
11年前,在抗击“甲流”的战役中,张国俊的身影再次出现。作为河南省防治“甲流”专家组成员,他的足迹遍布了全省,为控制和战胜“甲流”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一袭白衣,究竟有怎样的魔力,能让一个人不惧生死?
12月14日一大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区,张国俊正在忙着查房,稍后还有两场手术、两场远程会诊和一场讲座等着他,日程排的满满当当。
“这么高的工作强度,身体能吃得消吗?”笔者问道。
“习惯就好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比这还要累十倍。”张国俊轻描淡写地回答。
时间回溯到今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国。作为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国俊1月份开始就没日没夜的忙活。
病毒扩散的速度超乎想象。信阳扼守河南的“南大门”,与湖北接壤,疫情形势更严峻。2月3日,张国俊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危重症科许爱国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内科张国海教授组成第一专家组,第一时间抵达信阳。
张国俊的到来,给当地吃了一颗“定心丸”。在信阳圣德医院,面对一位有流行病学史、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的患者,下一步到底该怎么办?当时国家下发的针对新冠肺炎治疗指南中也找不到答案,参与救治的医务人员左右为难。张国俊结合患者血象、胸部CT片和其他相关检查资料,果断建议:先隔离,进行第三次核酸检测。事实证明了他的判断,这名患者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控制了新的传染源,减少扩散的可能性,当地医务人员大大松了一口气。
张国俊至今还记得这样一对母子平安闯关的故事。27岁的新冠肺炎产妇合并急性妊娠脂肪肝,1月31日紧急进行了剖宫产手术,分娩一男婴,随后婴儿也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张国俊紧急查看患者检查报告、综合判断患者病情,与当地医生充分沟通,在有限的时间内制订了最符合患者身体状况的治疗方案。
“2月6日拔的管子,当时她冲我们伸大拇指时还有气无力,第二天再会诊时,脸色就红润了很多,手一下子就举得高高的,母子平安了,提起这件事我就很高兴。”张国俊激动地说。
2月8日,信阳第一例上体外膜肺氧合的患者成功撤机,这也是河南省第一例成功撤机的患者。3月14日,信阳最后一例新冠肺炎住院患者从信阳市中心医院隔离病区危重症病房出院,实现了全市清零。
世上没有天生的英雄,披上了白大褂,就有了冲锋向前的勇气和力量。在这场特殊的战“疫”中,有无数个像张国俊一样的白衣天使用生命守护生命,在距离病毒最近的地方诠释了何为“医者仁心”。
吴健:以科学家精神照亮征途
□刘晓波 尹江勇
北斗导航卫星与地面相距两万多公里,“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与地面相距5500公里至4亿公里,其间有一条看不见的“线”和摸不着的“层”。在高精度的地面导航和火星探测背后,均凝聚着位于河南新乡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22研究所(简称中国电科22所)的技术贡献。
“上至大国重器发射,下到黎民百姓生活,都绕不开电离层。”12月15日,中国电科22所所长吴健在接受访问时表示。
吴健从事电离层空间环境监测和电波传播研究30多年,曾长期担任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专家组组长,领导多项863计划项目,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子午工程”的主要立项建议人、领导者之一。作为国际知名专家,他还曾担任欧洲非相干散射科学联合会理事长、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理事会理事等国际组织领导职务。
从地面以上60公里一直到上千公里,这一部分大气层都属于电离层。“太空不是空的,卫星信号传输到地面要穿越电离层。电离层一旦有剧烈变化,卫星导航的精度就会减弱,卫星通信信号就会中断。”吴健介绍,电离层的环境要素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只不过它不像手机运营商那样直接和人们发生联系。
在吴健看来,科学家首先要有家国情怀。“无论是战火年代冒着生命危险突破层层阻拦踏上故土的‘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还是今天在国外已功成名就毅然归国的施一公、潘建伟等科学家,他们身上都有一种情结,就是一定要回来为国家做点事情。”吴健也曾被公派到法国留学,“我有幸赶上那个年代,国家派我们出去学习,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心中有种使命感,一定要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科学探索还要有一股子“拼劲”和“韧劲”,敢吃苦、能奉献、不怕失败、百折不挠。
“我们最近突破了一项电离层应用技术,不依赖卫星就能为数百万平方公里的领海提供远距离高可靠移动通信。从科学发现、原理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到关键核心技术整体突破,我们花费了近20年时间。”其间,从建立理论、建立试验设施、每一项技术的突破,到横跨几个省的整体技术试验验证,吴健已经记不清克服了多少技术困难,解决了多少科学难题。
科学和技术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科技人员坚持不懈的探索,要求科学家有广博的知识体系作支撑。“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科学研究更是如此。”吴健坦言,高楼大厦不能永远建在别人的地基上,改革开放40年,我们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某些领域的领跑,当我们站在前沿技术的第一梯队、肩负着引领人类科技进步责任的时候,我们更要摒弃浮躁、甘坐“冷板凳”、勇于原始创新,通过基础研究的突破,建立自己的理论,引领原创性技术的发展。
电影《流浪地球》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吴健说,不仅是科学家,我们不管身处什么岗位,都应把个人梦想融入时代洪流,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好新征途。
李建军:鼓起“科技风”吹开“幸福花”
□尹江勇 刘晓波
“家有千株金银花,手中不愁没钱花。”每当听到群众兴高采烈地说起这句话,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李建军就倍感欣慰。
作为河南省道地药材保育及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技术专家,李建军扎根大地十多年,选育出4个通过省级鉴定的金银花新品种、2个皂荚新品种、1个地黄新品种、1个山药新品种。
其中,金银花新品种“豫金1号”和皂荚新品种“皂福2号”获得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豫金1号是我省获得唯一金银花新品种保护品种,也是目前金银花产量质量最好的一个品种。
8个道地药材新品种的相继问世,不仅是科研工作的大突破,也是群众致富的“金手指”。这些新品种深受农民欢迎,在河南、山东、河北、四川等多个省市“开花散叶”,累计种植面积超50万亩,让种植户累计增收超过10亿元。
这样的局面来之不易。多年来,我省道地药材种植曾经长期呈现产量小、品质差、效益低的局面,群众越来越不愿意种,个中原因何在?李建军发现,道地药材品种严重老化、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缺乏,是制约道地药材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而科技工作者的研发创新规划引导工作非常重要。
2009年,李建军初任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对接封丘。发现当地金银花点片死亡现象严重,平均亩产只有70多公斤,伤透了花农的心。经过深入调研,李建军开出了“药方”:只有选育抗病良种,再进行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应用,封丘金银花才有可能重获生机。
寥寥数语,便是此后多年李建军的全部生活。天道酬勤,他和团队经过多年研究,选育出金银花新品种4个。通过培训示范金银花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新品种凭着抗病高产优质的出色表现受到广大花农的欢迎,推广面积呈“几何级”增长。
“除了育种,产业链条的协调发展也需要技术创新。只有打好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才能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李建军带领团队,针对产业链各个环节制约瓶颈问题,充分利用创新、流通、服务平台和人才支撑、优企培育等产业要素,逐步构建从中药材生产、初加工到中药工业、中药衍生品制造及流通环节全面完整的产业链条。
为提高金银花的烘干效率和品质,李建军及其团队积极研制金银花节能智能型烘干设备,还引入公司合作,开发了金银花绿茶、黄茶和红茶等深加工产品,把产品推向省内外、国内外市场,有效增加了贫困户收入。
除了金银花,李建军团队在其他道地药材方面的研究也硕果累累:采用杂交和太空诱变等多种技术手段,选育的地黄“怀地81”和山药“铁棍1号”新品种通过省级鉴定;选育出的皂荚“皂福2号”新品系获得了植物新品种权,“皂福1号”新品系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实评,指导四川巴中皂荚种植面积发展近5万亩。
李建军表示,作为中药材方面的科技工作者,更要把握好资源优势,鼓起一缕缕科技的春风,推动传统中医药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让中医药产业满目皆春色,处处花盛开。
陈小兵:癌症防治的科普尖兵
□刘晓波 尹江勇
什么是癌?
“一个癌字三张口,胡吃海喝加瞎抽,一口一口又一口,堆积如山得了病就叫癌。”这是陈小兵挂在嘴边的“顺口溜”,也是他自己对癌症与不良生活方式关系的解读。
陈小兵是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省内肿瘤癌症防治的专家,他对癌症的复杂机理了如指掌,可是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普通老百姓知道啥是癌症、咋预防癌症就不是件简单的事了。
所以陈小兵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号:科普达人。
12月14日,和每天的工作内容一样,陈小兵一大早就来到病区,开始了紧张有序的工作:查房、接诊、准备远程会诊和科普讲座的资料,日程排的满满当当。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摆满了锦旗和荣誉证书:“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等等。
荣誉加身的背后写满了科普路上的辛酸无奈。刚开始做科普时,陈小兵听到过各式各样的非议:做科普出力不讨好、教学科研临床不行才去做科普、科普是为了图虚名挣面子。
“接受别人的建议,忽略别人的非议。只要我做的事对一个人还有用,我就会坚持下去。”陈小兵至今还记得这样一件事:2006年他在一次健康科普讲座中讲到,一个人如果短期内体重不明原因骤然下降,在排除了甲亢、糖尿病、结核等消耗性疾病之后,一定要警惕癌症的可能。一位现场听众听到了这段话,在认真对照自己家人的情况后,发现与此一致,立刻带亲属去医院检查,结果检查出肾脏肿瘤,及时做了手术,根治了肿瘤,家人非常感谢。“作为一名肿瘤内科医生,不仅能在病房治疗病人,也要在肿瘤防治科普和健康教育中让更多的人受益。”陈小兵说。
科普既要讲科学性、严谨性,也要有可读性、娱乐性。为了将晦涩难懂的医学理论转化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陈小兵编“顺口溜”解释癌症与不当饮食的关系,还经常现场跳舞劝大家不要久坐。他利用互联网积极推广“预防为主”的防癌理念,传播健康科普知识,线上线下受益群众达1亿多人次。
医生临床救治任务繁重,这么高频次的科普,时间从哪里挤出来?
“上下班的路上、等电梯的空隙甚至是吃饭的饭桌上。”陈小兵一有时间,总会拿起手机回答网络问诊,并给自己规定一周至少要拿出半天的时间出去做科普。上下班的路上自己从不开车,而是把宝贵的时间用在业务学习和科普上,在风驰电掣的自由与时不我待的责任之间如何选择,陈小兵果断选择了后者。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均等的,你把时间用到吸烟上,你的烟瘾会越来越大,用到喝酒上,你的身体会越来越差,你拿它来做科普,你的知识面会越来越宽,知识体系会越来越完整。”陈小兵不仅以身作则,还经常教育自己的学生要做时间管理的大师。
守时、谦逊、语言表达能力强,陈小兵把全部的休息时间用在健康科普上,对于他来说,这既是一份爱好,也是一份事业,这样的人怎能不让人敬佩!
朱明甫:创造人工智能领域的国立光彩
□尹江勇 刘晓波
他带领8名海归博士白手起家创办企业,两年间销售额过亿;
他以创新为基,引领企业全力打造行业领先的物联网平台;
他瞄准5G机遇,创建了全省第一个5G产业园,与华为合作设立了我省首家华为实验室,一系列创新成果已取得华为鲲鹏生态认证;
这位在创新、创业之路上无比活跃的“80后”,就是鹤壁国立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南垂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明甫博士。
2013年,朱明甫带领由其同学、同桌组成的海归博士团队,一起回到家乡鹤壁市,创办了鹤壁国立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智能控制系统特别是智能灯具的研发和制造。
“一开始家人对我们回乡创业是强烈反对的,觉得有出息的人就要出国或去北上广深奋斗,回家就是啃老,怕我们庸庸碌碌过一辈子。”朱明甫说,但是团队成员以超乎常人的勤奋,很快打消了亲人的顾虑。“父母为我创业不惜拿出了半辈子积蓄,鹤壁市委、市政府和淇滨区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帮助我们坚定了创业信心。”
朱明甫率领这支被称为“九个博士一盏灯”的团队,以创新为立身之本,逐步将国立光电培育成国家“小特专精”小巨人企业和河南省人工智能创新型企业。2015年—2016年,国立光电两夺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冠军,用100余项专利技术为企业发展筑起坚固的知识产权堡垒,实现了市场推广三级跳,智能路灯产品打入天津、陕西、新疆市场,出口美国、加纳和印尼,挖掘到了物联网的第一桶金。
“作为草根创业者,完全得靠自己摸索,每一个管理决策都是分析了所有的可能性,最终找出最适合我们的那一个。”朱明甫说,虽然时常遇到困难,但团队都愿意坚守创业初心,走选定的创新之路。“无论做科研还是做企业,共通的一点是千万不要投机取巧。”
“天道酬勤”“惟创新者胜”,这两句话是国立光电发展之路的生动体现。今年4月8日,垂天科技与华为在鹤壁市设立华为垂天5G边缘计算实验室,截至目前已研发了5G合杆、边缘机房、边缘计算服务器和垂天5G网关等产品,多款软件系统通过了鲲鹏认证,其创新的“塔、杆、桩、站、房”组网模式,可降低5G组网成本20%。
“在参与5G智慧城市新基建过程中,我们深刻意识到物联网是5G时代万物互联的核心,未来我们将聚焦在人工智能+物联网方面的应用,争取打造出令自己自豪的产品。”朱明甫对智慧城市的前景充满信心。“比如说无人驾驶汽车,一种解决方案是造出一辆功能非常先进的车,但用户可能要花上百万元。我们的解决方案是让道路智慧起来,通过智慧合杆建设智慧道路,通过物联网设备使交通智能化。这样一辆普通电动汽车只需花几千块钱,加装一个车载的路人车协同系统模块,就可以实现无人驾驶的功能。”
作为省政协委员,朱明甫对创新发展话题格外关注。“我们做大数据的喜欢讲底座,如果每一个企业都去重视创新驱动,那么这个庞大的创新数量一定会成为创新质量的底座。我们十几亿中国人,一定会涌现出成千上万个伟大的创新成果。”
王元卓:用数据赋能河南发展
□刘晓波 尹江勇
2019年,王元卓因为给女儿画的几幅《流浪地球》科普手绘,登上微博热搜,短短几天获得了1亿多阅读量,百余家媒体转载报道,网友送给他一个亲切的称呼——“硬核科学家奶爸”。
除了科普“达人”的头衔,王元卓还有一个响当当的身份——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大数据研究院(简称“数研院”)院长。
今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数研院开发的智能手表为河南的“硬核”抗疫提供了科技支撑。“我们的智能手表可为疫情防控提供更为精准的手段。”王元卓向笔者演示,后台屏幕上每一个节点都是佩戴了智能手表的一个人,通过手表可以记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社交时长,距离过近手表上的感触功能会告警,体温过高也会发出警示。同时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一旦某一个人感染了疾病,就可以快速找到他的密切接触人群。
在智能手表的基础上,王元卓团队又研发了“疫情通大数据服务平台”,从最初的数据简单汇聚到通过数据分析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包括科普性文章的聚焦以及网络上谣言的辟谣,功能一直在迭代增加,宅在家里的市民只要简单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就可以知道外面世界发生的一切。
有数据为证。“疫情通大数据服务平台”累计267万人次使用,推送280万余篇疫情相关文章,阅读量达1300余万次,利用大数据预测10余个国家的未来确诊数,实现平均准确率高达99.6%;研发的“社区疫情服务系统”覆盖人群15万,累计提供服务3万余次。
不仅是科技防疫,数研院正在加快赋能河南的数字经济。聚集领域内优势机构,数研院与14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8个联合实验室,为河南大数据生态建设作出有力贡献。
“我们正在研发的2.0版数据大脑年底会正式发布,它可以把数研院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成果集成,为系统化地推动河南省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作出一份贡献。”针对河南和郑州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面的急迫需求,王元卓发起组织并引入“中国大数据教育大会”等多个国家级大型活动,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新工科联盟、中国科学院大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支持提升郑州人才培养能力,与郑州大学全面开展人才培养战略合作,为河南培养大数据人才奠定基础。
他还发起并筹建“河南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家委员会”“郑州市大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聚集省内外191位大数据专家,构建河南大数据专家智库,服务河南大数据发展。
2019年以来王元卓为省委组织部、郑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郑州市委党校等授课20余次,讲授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最新发展趋势。
“科研为国分忧、创新与民造福、教育引领未来”,这是数研院落户河南的使命担当。数据赋能河南高质量发展,中原大地再次迎来“弯道超车”的重大机遇。
(原载于《河南日报》2020年12月18日第7版、第8版)
- 新乡市科协召开六届六次全委会议 ——市领导祁文华、李瑞霞、郭书佩出席会议 2024-04-03
- 凝心聚力创佳绩 踔厉奋发谱新篇 2024-02-05
- 市科协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全省科协工作会议、省科协九届八次常委会议 2023-08-23
- 新乡市科协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 “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 2023-07-27
- 2023年新乡“最美科技工作者” 发布仪式举行 2023-05-31
- 市领导走访慰问科技工作者 2023-05-31
- 致全市科技工作者的一封信 2023-05-31
- 关于2023年新乡“最美科技工作者”和“优秀科技工作者”遴选结果的公示 2023-05-15
- 新乡市科协召开六届五次全委会议 2023-04-14
- 关于开展2023年新乡“最美科技工作者” 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 2023-04-07
豫公网安备 41070202000552号
a>